首页 > 资讯中心 > 时政要闻

国家卫健委:坚决杜绝将“二码联查”和强制性接种捆绑

发布时间:2021-09-08  来源: 中工网

     中工网讯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9月7日下午3: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西直门办公区新闻发布厅召开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中国疾控中心、疫苗研发专班、北京市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及专家出席,介绍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截至目前,全国高风险地区清零,中风险地区下降到3个。“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仍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对高风险工作人员严格落实个人防护要求和封闭管理,对高风险环境和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坚决做到闭环管理。要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截至9月6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1亿1308.3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9亿6972万人。

  坚决杜绝将“二码联查”和强制性接种捆绑

  针对当前个别地方为了提高接种率,对未接种的居民采取限制进入公共场所、纳入个人诚信记录等措施,有的地方将疫苗接种与养老金发放、低保发放挂钩等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认为,这些做法违背了接种的原则,也给群众造成了不便。

  针对这一类情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经专门召开视频会议,要求各地对这种现象予以及时纠正。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并强调出台接种政策措施时一定要严谨审慎,认真评估,确保依法依规,严守安全底线。此外,近期部分地区实行健康码、接种码“二码联查”的措施,其主要目的也是尽可能有效发现未接种的人群,倡导没有禁忌症的人员及时接种疫苗,更好地保护大家的健康。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指导各地用好“二码联查”的措施,坚决杜绝“二码联查”和强制性接种捆绑。同时,积极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作用。同时,吴良有也提醒,新冠肺炎是乙类甲管的法定传染病,疫苗接种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适龄无禁忌人群要应接尽接,这是公民履行新冠疫情防控的义务。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出行依旧要保持警惕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秋、国庆假期即将到来,许多公众也有出行的打算和安排,但是在目前全球新冠疫情流行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外防输入的压力依然很大,因此公众在出行过程中依旧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另外,在假期期间仍旧不允许大规模的聚集。

  公众在出行之前要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防控等级,如果目的地是中高风险地区则不能前往;如果所在地是中高风险地区,也不能出行。大家仍需在出行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集等。

  针对各种变异株疫苗的研发工作正在进行中

  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国内国外使用的疫苗,均对预防感染有一定效果。对感染后的再传播有明确效果,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有显著效果,即便是在当下,病毒变异株,特别是德尔塔株广泛流行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大家应该加快推进疫苗的接种,做到应接尽接,这样才能做到有效降低感染和感染后再传播的风险,特别是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另一方面,各疫苗的研发单位自疫情发生以来,特别是有变异株出现以来,就已经开展了针对各种变异株疫苗研发的相关工作。

  一是我国的疫苗研发单位已经开展了Gamma株和Delta株的灭活疫苗研究,目前临床前的研究已经完成了,部分单位已经向药品审评中心提交了临床试验的申报资料。

  二是开展了针对不同变异株的广谱或多价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部分单位也已经向药品审评中心滚动提交临床试验的申报资料。

  三是开展了针对Beta株、Delta株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发工作,部分单位也已经完成了动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正在准备申报临床试验。

  (根据网络文字直播整理)

  相关链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总工会  蒙ICP备114005003号

业务咨询:0471-5979451

举报电话:0471-5981596   4600893

举报邮箱:hszghjgjw@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10402000107 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酷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