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呼和浩特日报》报道(记者 刘丽霞)记者近日获悉,多年来,在社会各方面爱心力量的关注、参与下,自治区社促会在多个领域开展了社会扶贫和公益活动,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多方面的困难。
自治区社促会实施的重点项目有五个方面:
农田改造工程项目。经过调研并与国土资源部门协商,自治区社促会从贫困旗县中选出若干贫困村作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农田改造工程项目”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财政厅批准,下拨专项资金,用于农田改造工程。先后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通辽市扎鲁特旗、兴安盟扎赉特旗、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上报项目,争取了资金。此外,还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和突泉县落实了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和资金。累计为基层争取项目资金3495万元。
金融支持扶贫惠农小额贷款项目。该项目先后在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和兴安盟的8个贫困旗县实施,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社促会联手协调有关金融机构,共安排贷款规模和资金2.2亿元,为缓解农村牧区基层金融机构资金、规模短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惠农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试点项目(简称“惠农贷”项目)。先后扩大到乌兰察布、巴彦淖尔、通辽三个市的15个旗县区。自治区投入扶贫资金2700万元,旗县配套资金1500万元,共4200万元。项目实施5年,共为农牧户、涉农涉牧小微企业、农牧业专业合作社3800多户,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亿多元,解决了当地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了贡献。
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自治区社促会与内蒙古教育学会合作,经过几年努力,争取到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两次支持我区8090万元,资助了57个贫困旗县和三少民族自治旗17530名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生和家庭困难的中小学及幼儿教师,在较大范围内为贫困师生解决了困难,受到广大师生和各级政府、教育部门高度评价。
内蒙古社会扶贫基金会开展的扶贫济困活动。内蒙古社会扶贫基金会2015年成立以来,五年多共募集资金2000多万元,单独或者与有关单位合作,实施的覆盖面宽、资金额较大的扶贫济困项目有6项,小项目十几项,在扶贫助学、扶贫救灾、支持贫困乡村基础建设、支持基层养老机构发展、关爱农村贫困儿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较大项目,如在乌兰察布市和兴安盟实施的“圆梦学子”项目,两年投入资金500多万元,支持了两盟市1500多名普通高中生完成了高中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