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就今年秋季新学期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国家统编《语文》教材,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有关情况,记者采访了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莉。
李莉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的桥梁和纽带。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个人既学蒙古语又学汉语,在工作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认为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有利于吸收更多科学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提高蒙古语创作者自身素质,创作出更多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有利于更广泛地传播和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我们老一辈蒙古族艺术家和现代文艺工作者,以及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力的演员,都是双语并用的典型。我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并坚定地贯彻落实。
李莉说,1946年在党中央,以及乌兰夫同志的关怀下,内蒙古文工团成立。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蒙古族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都是在党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使用蒙汉双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草原晨曲》《赞歌》《万马奔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天边》等。
李莉认为,蒙古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原本就离不开丰富的语言,假如用同一种语言去创作,用同一种语言去演出,用同一种语言去传播,蒙古族文化恐怕不会像今天这样光辉灿烂、丰富多彩,也不会独具特色、名扬海内外。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创作的话剧《尹湛纳希》、音乐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经典作品,就是因为用双语创作、用双语演出,才能深入群众,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创作、演职人员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接受了更多的信息。他们的个人素质、专业技能、交流交往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今后,我们既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又要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让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更广阔的领域内传播和推广。
技术支持:内蒙古酷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