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时政要闻

【弘扬蒙古马精神 育新机 开新局 谱新篇】绘就新蓝图 共谱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0-06-10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

735095df9d34edb1e4d91c6666a330f8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抢抓机遇、大有作为的关键之年。今年,我市各旗县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结合各自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中,多措并举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武川县:抓住“三个重点”加快“生态立县、绿色强县”建设步伐


今年武川县要以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今年武川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减税降费因素与上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于经济增速。

实现上述目标,武川县要牢牢抓住三个重点:一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持续增强“四条产业链”品质实力,激发清洁能源产业优势,挖掘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红色文旅资源,在绿色发展上做足文章。二是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在脱贫成效巩固提升方面,再下“绣花功夫”,持续开展“回头看”“回头帮”,着力夯实脱贫成效;在污染防治方面,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采取经济、行政、法律措施,全方位推进污染防治;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以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安全风险防控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三是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强化公共产品供给,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民生事业。

(记者 云艳芳)


土左旗: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作为农业大旗,土左旗今年继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敕勒川味道”区域公共品牌。进一步提高哈素海有机鱼、口肯板香瓜、恰台吉有机大米、毕克齐大葱等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实施千亿斤增粮工程1.7万亩。加强与国内顶尖水稻研究团队的联系与合作,继续推广种植耐盐碱水稻,不断提高水稻种植水平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领带动作用,做好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优化种植结构。

加快服务业发展。土左旗坚持全域旅游、“旅游+”发展战略,探索敕勒川文化旅游区湿地旅游、科普旅游新模式。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提升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基础设施,形成以物流园区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村的配送体系。积极争取国家城乡冷链物流项目。引进金融机构,加强政银企合作,为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记者 云静)


赛罕区:十一项民生实事项目提升百姓幸福感


2020年,赛罕区要实施十一项民生实事项目,具体为:

农村集中供热改造项目,为赛罕区敕勒川路街道合林村进行集中供热改造;农村煤改电取暖改造项目,为赛罕区金河镇格尔图村42户村民房屋进行煤改电取暖改造;公共健身设施项目,在赛罕区辖区公共活动区域建设健身路径,完善居民日常活动;赛罕区人民医院建设项目,投资约4.5亿元,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全区医疗服务水平, 改善全区人民就医环境,提升诊疗水平;生态林建设项目,完成人工造林7000亩;农村集体公产周转房危房改造项目,新建农村集体公产周转房74户,修缮改造农村集体闲置公产房23户;农村“四好公路”改建项目,完成“四好农村路”畅返不畅改建、“西达赖营至沙良公路”改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等工程;开展公共文化活动,乌兰牧骑全年开展惠民演出活动120余场,进一步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提高编外教师工资待遇,为130名政府购买服务教师、168名备案制教师和145名校聘教师转为编制外合同制教师提高工资待遇;学校清洁取暖改造项目,对赛罕区巴彦中心校白塔小学、名言小学进行清洁能源改造,改造面积约6480平方米;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年内完成6个试点社区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

(记者 刘军)


玉泉区:围绕“六个紧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2020年,玉泉区要紧盯重点领域薄弱点,更大决心打好“三大攻坚战”;紧盯转型升级切入点,更高质量推动产业发展;紧盯项目带动支撑点,更深层次激发发展潜力;紧盯城乡建设落脚点,更高标准提升城市品位;紧盯民生关注出发点,更实举措提高幸福指数;紧盯自身建设根本点,更高效率提升服务水平,用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举措谋发展、谋幸福,全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以新机场建设为契机,主动融入和林格尔新区产业布局,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

依托玉泉大厦 “双创”基地, 积极引进院士工作站和创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完善配套链条,发展智能制造、数据信息、动漫制作等电子信息产业。

增强综合服务能力,采取 “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模式,为企业建设、生产、运营提供全方位服务。

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思路,加强文化旅游核心区建设,全力创建“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

加快城市宜居化建设,多方筹集资金,重点实施范家营、当浪土牧等10个村的棚户区改造。

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

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继续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投资8 .07亿元,加快实施中央民大附中呼市分校建设;投资6000万 元,新建中央民大附中附属小学和水语青城幼儿园。

(记者 冯燕平)


和林县:持之以恒做好七项工作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和林县在落实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的基础上,确定了2020年重点做好的七个方面工作:

一是持之以恒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二是持之以恒稳定经济增长,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稳住实体经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三是持之以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绘就融合发展新画卷。四是持之以恒抓好区域布局规划,完善区域发展思路,在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上下功夫,形成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协调发展格局。五是持之以恒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弘扬“白二爷沙坝治沙精神”,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更加鲜明地树立起来,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建设以绿色为底色的“美丽和林”,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六是持之以恒深化改革开放,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提升全县营商环境水平,营造投资发展新环境。七是持之以恒保障改善民生,实施好民生实事项目,打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提升人民福祉新水平。

(首席记者 李海珍 通讯员 胡文彬)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力争走在全市前列


2020年,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下大力气在工作创新上用心思、要成果,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推动开发区在高质量发展中力争走在全市前列。

今年,开发区各园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增强忧患意识,提振信心,立足破解复工复产中的难点、堵点,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举措,补短板、强弱项,确保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稳步健康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创新改革。持续深入做好沙尔沁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相关政策标准制定、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和引资引智等工作,尽快推进产业集聚和产城融合。二是聚焦绿色产业,扩大招商引资。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加快推进“全面大招商”行动,力争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三是优化营商环境,保证项目精准落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诚信开发区建设、建立对企服务“六包”和领导干部联系走访企业机制,推进项目尽快落地投产。四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上半年,开发区计划开复工的项目22项,目前,已开工项目17项,其中工业项目5项,分别为金宇生物科技产业园区项目、创维智能家电产业园建设项目、华耀光电3GW单晶硅片生产项目、华希生物动物疫苗产业化基地项目和伊利梦幻盖生产线改造项目。

(记者 宋向华)


新城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今年,新城区将从生态建设、产业转型、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城市管理、优化教育资源、提升社会保障能力等方面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坚持绿色发展,以更高站位建设生态文明新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大青山前坡文旅产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转型升级,以更高质量推进经济发展。持续推进呼和浩特科技城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增强区域发展后劲。

聚焦决战决胜,以更高标准打赢“三大攻坚战”。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补齐短板弱项,加强科学评估和运行监测,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建成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美丽新城,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提升内涵品质,以更高品质打造宜居宜业新城。高质量抓好城市建设,高标准做好城市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营造干净、有序、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致力民生保障,以更高水平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不断强化社会保障能力,发展更高质量的优质教育,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平安新城建设。

同时持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水平。

(记者 杨彩霞)


回民区:多措并举齐发力 提质增效促活力


今年,回民区将重点围绕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绿色生态宜居示范区和基层治理创新示范区的创建,做好2020年工作。

在聚焦环境优化、激发区域发展活力方面,今年,回民区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牢固树立“大招项目、大建项目”理念,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瞄准国际、国内500强,精准招商,持续跟进对接红星美凯龙、宜家家居等意向企业,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培育壮大服务业产业集群。以打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加快产业提质升级,壮大提升主导产业,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强化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

在统筹推进建设管理、不断提升城区品质方面,坚持建管结合,持续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改善城乡面貌,倾力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示范区。以刀刀板、什拉门更区块改造为试点,采取政府主导新建安置房和引入社会资本方参与改造的方式,逐步完成二环及周边6个城中村区块的改造任务。启动实施大庆路动力机厂宿舍棚户区改造试点工程,紧盯房地产领域遗留项目,切实解决厂汉板二期等14个“回迁难”“入住难”问题。确保巴彦淖尔路改造提升工程如期建成通车,完成沿河东路等3条城区道路新建改造。

(记者 祁晓燕 通讯员 李珍)


托县:精心谋划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2020年托县要继续把“三大攻坚战”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全力以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确保718户已脱贫群众稳定脱贫、绝不返贫。

切实履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重大责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守护好黄河母亲河。同时聚焦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坚持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全力打造专业化、市场化、集约化水平一流的品牌工业园区。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有力支撑,立足五大主导产业,围绕“煤电灰铝、生物制药、现代煤化工”三大循环产业链,在建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做到“稳、优、精、转、培”。

抢抓京呼高铁开通重大机遇,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战略,以沿黄旅游观光经济带建设为主线,充分挖掘整合黄河文化、历史遗迹、红色教育等优势资源,打响擦亮神泉景区、黄河麦野谷、黄河印象观景台、天外景丰海洋馆等金字招牌,着力提升托县炖鱼、红灯笼辣椒、一溜湾葡萄等地方特色美食知名度。探索推行“互联网+旅游”电商发展新模式,全力构建“大旅游、大文化、大融合”抱团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记者 苗青 通讯员 马斌)


清水河县:推进“生态宜居县、绿色杂粮县、特色旅游县、循环工业县”建设


2020年,清水河县将持续推进“生态宜居县、绿色杂粮县、特色旅游县、循环工业县”建设,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和环境治理,坚决守护好蓝天、绿水、青山。为此,清水河县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开展“三大攻坚战”难点重点攻坚,筑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实基础;二是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农业生产,统筹抓好“五个振兴”,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家园;三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经济循环”重要要求,着力优布局、抓转型、促提升,打造工业经济新增长极;四是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全力推动旅游、金融、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五是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逐步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安排生产生态生活空间,打造品质、生态、幸福、文化清水河;六是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问题和短板,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促进民生服务有效保障和持续改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作为最大动力,做合格的新时代“答卷人”,以真抓实干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记者 梁婧姝)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总工会  蒙ICP备114005003号

业务咨询:0471-5979451

举报电话:0471-5981596   4600893

举报邮箱:hszghjgjw@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10402000107 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酷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