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稿】奋进,见证新时代的笃行足迹
——写在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上)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邓崎凡
岁月不居,每一次季节变换,都让我们满怀期待;时节如流,总有一些年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20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我们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民族复兴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
然而,没有人想到2020年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到来——岁末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场力度空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中国人民心手相牵,共克时艰。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历经数月艰苦奋战,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历史一再证明,中华民族从来不惧风雨磨难,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过去的一年,新时代奋斗者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勇毅前行。
每一段征程都是接力奔跑的延续。此时,绿叶扶疏,生机勃发,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受疫情影响推迟召开的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大幕。国家的宏伟愿景和人民的幸福期盼,再次交汇。
同心战“疫”:初心不改为人民
1月24日,己亥年除夕。入夜,运输车司机吕俊和同事们端上盒饭,简陋地“团年”。他的“守岁”,是从凌晨3时后开车运土。
吕俊是家中独子,长这么大第一次不在家里过年。“不忍心让父母在家中独守除夕夜,但这个工程实在太重要了。”他说。
“这个工程”,是前一天确定新建的武汉火神山医院。这家建筑面积相当于半个“水立方”的“战地医院”,从开始设计到2月2日建成完工,历时10天。高峰时,工地上有7000多名工人,80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同时作业。完工当天,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正式进驻,2月3日开始接诊患者。
生命的接力,争分夺秒。在中央统筹调度下,全国医疗资源向重点地区倾斜,医护工作者纷纷请战,向疫区前行。全国共计34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封闭城市、隔离人员、延长假期、及时准确公布信息、迅速建造医院……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全国上下投入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4月8日,武汉“解封”;4月15日,最后一支国家支援湖北医疗队撤离;4月24日,湖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清零;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4月30日,北京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下调至二级;5月2日,湖北省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
一个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战“疫”捷报频传,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获得重大战略成果。
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这场阻击战的核心要义。
“中国国内、各省之间展现出非凡的团结行动力。”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说,“这充分体现出中国政府当下的决心,那就是继续采取一切可能的行动,保障本国人民健康。”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让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获得重大成果,也让2019年的各项民生事业结出累累硕果。
——就业更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各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至5.3%之间。
——钱袋子更鼓。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与人均GDP增长大体持平。
——看病吃药更便宜。新版医保目录1月1日起实施,70种药品降价6成。
——百姓办事更方便。2019年底,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从“排队几小时办事几分钟”“跑断腿磨破嘴”到“一次也不用跑”,在各地迅速铺开。
……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越是特殊时期,越要稳住民生‘底盘’。”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如此解读。
疫情带来新挑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永不改变。
脱贫攻坚:往事千年换人间
3月12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71岁的苗族老人石拔专拿着1200元来到村部,要为正在抗击疫情的武汉人民捐款。
藏身于武陵山脉的大山之中,十八洞村曾经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山村。但这个村在中国数千年的减贫史上又极不普通。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
石拔专还记得,总书记到访她家时,黑黢黢的房子里,唯一的电器是一盏5瓦的节能灯。如今,石拔专家有了电视机、电冰箱,还开起了小卖部。
“不说别的,今年光村里的产业分红,我就领到3200元。以前,我们穷,大家都来帮;现在,我们脱贫致富了,要回报社会,把爱心传递下去。”石拔专说。
截至3月12日,石拔专和村民们共捐出近4万元。这在几年前几乎不可想象——2013年时,这个苗族小山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668元,贫困发生率达56.9%。2019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达1381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近100万元,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越来越快。
过去的一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从西海固到西南边陲,从乌蒙山区到秦巴腹地……960多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一顶又一顶“穷帽子”被扔掉,一个又一个脱贫故事激动人心。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9年,全国贫困县摘帽340个,1109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
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数字背后,“含金量”十足。
——“输血”变“造血”,贫困户发展能力更强了。全国92%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产业扶贫支撑起高质量脱贫。各地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发展扶贫产业,一大批特色产业在贫困山区拔节生长,成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钱袋”。
——“一家一户”精准施策,脱贫底气更足了。各地区各部门靶心不变,围绕群众最关心的“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逐户逐项对账销号。更多贫困山村的农民喝上放心水,住上安全房,小病不出村,大病减负担,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520万人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
——打基础谋长远,贫困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快了。采取超常规举措,重点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多措并举加快补短板。贫困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多百分点。
掘井九仞未及泉,犹为弃井;胜利在望未全功,仍需努力。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退出、551万贫困人口未脱贫,主要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这些,都是脱贫的“硬骨头”。
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
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在京召开,这是党中央召开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前路绝非坦途,决胜就在今朝。
高质量发展:劈波斩浪拓航程
2019年12月30日,上海。全球新能源汽车标杆性企业特斯拉第一个海外超级工厂生产的首批汽车交付。此时,距离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奠基不足一年。8天后的1月7日,特斯拉宣布启动在上海超级工厂制造Model Y汽车项目。
“中国就是未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说。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中国经济数据: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
成绩单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波澜壮阔、催人奋进的精彩故事。
被外媒称作“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高铁营业里程3.5万公里……去年,一批重大项目成功实施。
外商投资法获表决通过并在今年落地实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开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阶段;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去年,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同世界深度交融、互利共赢。
过去一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中国号经济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在壮阔的海域中开拓出更为光明的高质量发展新航程——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增就业目标超额完成,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
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源自坚持办好自己的事,源自“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
——更大规模减税降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提升微观主体活力,金融业加快开放,一批外资大项目加快落地……一年来,积极应对挑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定;
——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出台外商投资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降低关税……一年来,中国作出的承诺一一落地;
——开放举措落地有声,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一年来,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新措施新行动,既为世界带来了新机遇,也给自身发展夯实基础。
“这是历史上经济最迅速获得成功的故事之一。”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杂志网站刊文称。
已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我国经济展现出巨大韧性,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应对疫情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
3月31日,在2020年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暨特色产业园区推介活动上,松江区集中签约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超250亿元;4月22日,总投资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在广东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开工;5月1日至5月4日,全国重点监测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节前一周日均销售额增长30.1%……这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也让中国经济“危”中的“机”愈发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全面小康即将收官,‘十四五’规划就要开启,未来发展要更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说。
风正劲,帆高悬,中国号巨轮向着新的海域劈波斩浪。
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中国笃定前行的脚步,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再次汇集,以人民的名义,他们将发出中国好声音。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新时代的奋斗者,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技术支持:内蒙古酷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