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新闻网5月14日讯(记者 张文娟)5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王富友介绍,自治区草原和森林面积分别占全国的22%和7%,水面、湿地面积位居全国前列,保留着大面积的原始生态区域。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103个旗县初步数据成果已全部通过核查并汇交国家。2014年以来,全区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面积755平方公里。通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既保护了矿山生态环境,美化了乡村环境,又促进了资源的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截至目前,全区有52家矿山企业被自然资源部列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有191家矿山企业列入自治区绿色矿山名录。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张树礼表示,一年多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坚持以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呼和浩特、包头、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打好蓝天保卫战。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9.6%,细颗粒物未达标盟市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28.2%,两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坚持以不达标水体整治和“一湖两海”治理为重点打好碧水保卫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污染问题发生。推动全区64家自治区级及以上工业园区中的63个实现污水集中处理,10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达标率达到99.38%。2019年,全区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63.5%,劣Ⅴ类水体比例控制在5.8%,两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累计完成1543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保持了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自治区还进一步组织开展了自治区本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深入查找和解决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切实推动了全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技术支持:内蒙古酷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