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玉泉区总工会特推出“点亮劳动之光 ”——工运人物事迹系列宣传活动,聚焦全区优秀劳动者,讲述身边的劳动模范故事。
名师风范
党的二十大代表 韩佳彤
韩佳彤,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自治区第十一届党委候补委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具有全国注册一级建造师等7项执业资格,建筑与市政工程专家、桥梁设计大师,兼任中国矿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呼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现任呼市现代信息技术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兼呼市科协副主席、呼市科普专家团团长。
韩佳彤教授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荣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荣获全国住建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授予“草原英才工程产业创新人才团队”,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获自治区杰出人才奖、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自治区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十批“草原英才”称号、全区道德模范、“北疆工匠”称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第七届(2017-2018)感动内蒙古人物、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自治区最美工作者、“草原英才领军人才”称号等。
2021年全国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内蒙古共2人,呼市现代信息技术学校韩佳彤教授为呼和浩特市唯一入选个人;201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内蒙古共5人,其中社会科学领域2人、自然科学领域3人,韩佳彤教授为呼市唯一入选个人。韩佳彤教授为“内蒙古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对象”、“内蒙古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呼市教育系统“双师型”高层次人才,是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主席王莉霞联系服务的专家,王莉霞主席对韩佳彤劳模创新工作室持续关注并给予大力支持。曾三次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韩佳彤教授长期担任建筑工程等系列正、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土木工程专业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教育部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社会兼职。
韩佳彤教授主持的《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填补了地铁盾构安全施工方面的多项空白,解决了国外软件在该领域的垄断难题,该科研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及国内30余条地铁建设中,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项目荣获2020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石泰峰亲自为韩佳彤教授颁奖。
韩佳彤教授长期致力于建筑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与教学工作、市政基础设施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及地下空间工程的教研与工程设计,主持完成工程项目23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科研攻关项目100余项,解决了60多项国内重要工程技术难题,其中20余项为国内首次提出和推广应用,代表性工程包括呼和浩特二环快速路综合交通枢纽、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等。
近年来,先后获得专利70余项,软件著作权60余项,自治区科学技术成果登记10余项,主持指导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获得国家建筑质量最高奖“鲁班奖”13项、国家建筑设计科技最高奖“詹天佑奖”2项、国家土木工程最高奖“茅以升奖”1项和2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近年来,主编和参编已颁布的国家及地方标准3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著作10余部,编写的《内蒙古“十三五”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技术成果系列标准》八册已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编写的《市政工程建设运维大数据及安全管控技术》已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内蒙古“十四五”城市基础建设成果系列标准》之《内蒙古自治区无障碍设计指南》、《内蒙古自治区街道设计导则》结束了建国70年来自治区无上述标准的历史,均已被高等院校作为教材使用。
“韩佳彤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成果显著,备受关注。其联合相关院校,精心指导和培养了汉、蒙、满、朝鲜、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不同民族的新型复合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000多人,免费培训高技能人员6000多人,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韩佳彤教授先进事迹先后多次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内蒙古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邮编:010020 职工热线:12351
业务咨询:0471-5979451
举报电话:0471-5981596 4600893
举报邮箱:hszghjgjw@163.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五塔寺东街迎春巷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