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时政要闻
2020 05/28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浏览次数 260

【弘扬蒙古马精神·身边的榜样】扶贫无小事 件件有着落

667c86e835cf1cd3a956a5519a9a2b78


         “今天是我驻村的第369天,目前,村里还存在几个问题没有解决:一个是大多数村民不会修剪果树苗;另一个是村民去年种植的土豆大多留存在自家的地窖里,还没有销售出去;再一个是村里的部分路段坑洼不平,影响村民出行。我的抓紧想办法……”这是尤利生日记本中记录的普通一页。

尤利生,2016年3月由武警内蒙古总队副团职转业到呼和浩特市林业局工作。2018年4月选派到清水河县宏河镇高茂泉窑村担任第一书记。虽然村子在2017年年底已全部脱贫,但巩固脱贫成果,发展村集体经济,让村民稳步增收,是尤利生为自己设定的扶贫工作任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脱贫攻坚一线驻村干部,尤利生把一个个有关扶贫工作的问题记录在案,并给自己制定了时间表,想方设法在限定时间内解决好。

         扶贫工作无小事,件件事情都得有着落

         “扶贫工作无小事,件件事情都得有着落。”这是尤利生经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驻村后,他与老支书于四小,驻村工作队员刘江中、于永胜多次商讨基层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基础条件改善等问题,驻村时间虽然短,却干了许多实事。

          村里还有一段主路是泥土路,晴天满身土,雨天双腿泥,村民出行非常不方便,他和老支书多次到县里与对口帮扶的企业内蒙古生力资源集团红旗化工有限公司对接,申请50吨水泥,与村民一起加班加点整整干了两个月,彻底改善了村民的出行状况。 受市场影响,土豆滞销一直是村民头疼的问题。尤利生入户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主动找到曾经服役的内蒙古武警总队训练基地寻求帮助,部队后勤部门与村里达成了长期收购的意向,训练基地收购了村民滞销的全部土豆,解决了村民的土豆销售难问题。

           高茂泉窑村坐落在浑河岸边,盛产海棠果、“123”、黄太平等苹果。每年苹果的产量和绿化苗木的销路直接影响着村民的家庭收入。尤利生作为市林业局下派的驻村帮扶干部,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村民修剪果树,讲解苗木嫁接以及树木的病虫害防治、灌溉施肥等相关知识,大大提高了当地经济林产量。他还积极与单位协调,销售松树绿化苗木30多万株,有效扩大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来源。

        我是党员,有困难请随时找我

        “我是党员,有困难请随时找我”。这是尤利生印在便民联系卡上的一句话。

          高茂泉窑村辖三个自然村,村里的一些老人由于子女自身经济条件差,疏于关心与照顾,虽然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但是生活质量不高;还有部分村民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观念落后,个别脱贫户还有返贫的风险,这  些问题都是尤利生和他的工作队亟待需要解决的,这也是每晚记录工作日记时,他反复研究、思考的问题。

          贫困户李果花76岁,老伴儿早年去世,小儿子5年前也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老人悲伤过度,哭瞎了双眼,鉴定为一等残疾。尤利生经常上门开导老人,通过长时间走访和耐心说服引导,老人重新建立起了生活的信心。为了治好老人的眼睛,2019年5月18日,尤利生专门邀请呼市新视界眼科医院的大夫为老人看病,他拿出自己的工资为老人买眼药、配眼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老人终于可以在白天看见一些光了。老人含泪握着他的手说:“利生可真是个好娃呀!”

           村里大多数是留守的老年人,受不良风气影响,有个别村民还存在对老人不管不问、不尽赡养义务的问题。村里87岁老人侯果生因早年间与儿女有矛盾,造成两个儿子很少问询老人生活,老人一个人住在窑洞,家中脏乱差无人打理。尤利生多次上门找到老人的儿子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老人的儿子改变自己的想法及态度,还让村里了解情况的老村长找老人的儿子唠家常。通过一段时间说服教育,老人的儿子把老人接回自己家,一家人和和睦睦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

          扶贫工作要做好,自我要求要严格

           高茂泉窑村适宜发展种养殖业,村里的养猪场、小香米加工厂经营得都比较好,许多村民在厂里打工,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基本能有一部分稳定的收入,可一些年纪较大、常年有病的村民生活还比较困难,收入少。尤利生就发动身边的同事、朋友与村里的贫困户结成对子,共同帮扶。目前,已经有16户建档立卡户得到了社会爱心人士的对口扶助。

          老支书家旁边闲置的窑洞是他在村里的新家,尤利生购买了冰箱、厨房用具,自己生火做饭。从县林业局申请的办公电脑,还有从自家带来的生活用品都井井有条地摆放在这间窑洞里。他觉得只有常驻在村里才能了解村情民意,才能开展好帮扶工作。尤利生踏实苦干、为村民干实事、谋发展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村民们的高度认可。

(记者 梁婧姝)


蒙ICP备19004934号   

蒙公网安备15010402000107号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内蒙古酷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邮编:010020   职工热线:12351

业务咨询:0471-5979451

举报电话:0471-5981596   4600893

举报邮箱:hszghjgjw@163.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五塔寺东街迎春巷1号